close
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科技新聞
中時電子報「科技新聞」提供最新、最詳盡的新聞資訊,包羅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每日重要科技新聞,內容包含電腦、半導體、網際網路、資訊家電、數位創意生活、名家專論、網路新知、科技革命、科技好書、科技雜誌、好站推薦、科技專輯。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應材:行動裝置主導未來市場
Sep 5th 2013, 18:41

     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應用材料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余定陸昨(5)日表示,2013年行動裝置正以強大成長力道主導未來科技市場,也帶動半導體廠的製程升級及產能投資,其中,晶圓代工廠及NAND Flash廠的製程升級,將為設備市場帶來25~35%的成長動能。

     根據應用材料的預估,2006~2008年間全球前段晶圓製造設備市場年度平均規模約300億美元,最大的投資者為DRAM廠,但至2010~2012年間,市場年度平均規模上升至325億美元,晶圓代工廠已躍升為最大投資者,而此一趨勢將持續延續到2013~2016年,市場年度平均規模將達320~350億美元。

     余定陸表示,2006年時行動裝置出貨量只占PC出貨量的三分之一,但隨著智慧型手機銷售在2010年後呈現爆炸性成長,2012年時行動裝置出貨量已是PC的2.3倍,隨著各大系統廠在未來幾年將再推出包括智慧手表或智慧眼鏡等更多種類的行動裝置,預估至2016年時行動裝置的出貨量將高達20億支,是PC市場的5.7倍。

     行動裝置及PC採用的晶片最大不同,在於行動裝置對低功耗的要求特別高,但卻要求更高的運算速度,加上行動裝置帶來的巨量資料(big data)龐大商機,余定陸指出,未來2年內資料使用量及生產量還會再增1倍,而且智慧穿戴裝置的推出及人機介面的持續進步,控制功能也會由觸控延伸到語音、手勢等感測功能,需要更大的運算能力,也會推動晶片製程的快速演進。

     隨著製程微縮到28奈米,提升電晶體效能的關鍵,已經由過去的微縮(litho-scaling),轉變為材料與結構上的創新,如晶圓代工廠28奈米開始採用高介電金屬閘極(HKMG)技術,16/14奈米將進入3D電晶體架構,而NAND Flash則已經在今年先走上3D架構。

     余定陸指出,晶圓代工廠及NAND Flash廠的升級需求,將會是未來幾年設備市場主要成長動能,如晶圓代工廠由32/28奈米升級到16/14奈米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及NAND Flash廠由2D轉為3D,均將為設備市場帶來25~35%的成長動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njie444 的頭像
    chinjie444

    手機推薦App@3C科技資訊

    chinjie4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