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3日電)消費者愈來愈重視食品安全,如何從作物生長過程就避免病毒干擾,成為顯學。台灣產學共同合作研發農作物病毒晶片,預計明年中上市,搶攻全球每年2億美元檢測商機。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發表由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生化科技研究所教授張清安和晶宇生物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研發成果。
繼全球首例將生物晶片應用在蘭花病毒檢測並上市後,張清安再度發表可同時檢測多種病毒感染的香蕉、馬鈴薯病毒生物晶片系統,提升檢測效率及降低成本。
張清安表示,香蕉、馬鈴薯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卻容易受到濾過性病毒感染,威脅產量及品質至鉅,由於兩者都是藉由無性繁殖方式生產種苗,檢測、篩選繁殖用的母本是種苗生產流程不可缺少的程序及必要花費。
他說,傳統上植物病毒檢測只能針對單一病毒分別進行,且每次電泳膠檢至少要花費5小時以上,又可能感染生物風險,耗時且不經濟。
張清安所開發的生物晶片檢測系統,可同時檢測香蕉及馬鈴薯上多重病毒感染。香蕉檢測系統可檢測香蕉萎縮病毒(BBTV)、胡瓜嵌紋病毒(CMV)及香蕉苞葉嵌紋病毒(BBrMV)。馬鈴薯檢測系統可同時涵蓋最具經濟重要性的5種病毒,包括二種Potyvirus屬病毒PVY及PVA;二種Carlavirus屬PVS及PVM及Potexvirus屬PVX。
他說,香蕉、馬鈴薯採傳統方式檢測,全球每年約需花費2億美元,每次檢測3種病毒費用約新台幣360元,但採用這次發表的病毒生物晶片系統費用則可降低至一半。
晶宇生技總經理王獻煌說,這項成果已完成商品前的可行性評估,並符合歐盟對於植物病害檢測標準,預估明年中上市後,一年可望有新台幣2至3億元的營收,上看1成的市佔率。102111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