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聖壹/台北報導
Google 台灣今天(8/15)舉辦「『技網』開來 創業台灣」活動,邀請三個不同的台灣新創團隊一同探討台灣如何掌握核心技術、積極運用網路資源,搶攻國際版圖、挖掘潛在商機。
「創業型態很多,就跟博士該不該賣雞排,是個很微妙的問題一樣...」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於開場時表示,電子商務、行動、雲端在未來是相當重要的產業發展指標,而台灣是全球高科技重鎮,不但在 ICT 產業鏈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堅強的技術實力更為台灣打造了數十年的經濟榮景。就現況來說,台灣需要更多新興產業,可是年輕一代對創業的動能也有喪失的趨勢,Google 非常關心這個議題,希望透過不同的合作模式,跟企業間搭起橋樑,協助年輕人有效運用既有技術資源和他們在網路上所擁有的優勢,以掌握全球市場的脈動和商機。
活動現場當中,Google 台灣找來了現年 26 歲,因為一套「智慧型防火逃生系統」,獲得微軟潛能創意盃全球總決賽冠軍的瑞德感知科技執行長陳碩鴻;以一套 Cubie Messenger 應用程式,在沒有任何宣傳成本下,不到一年,就在 iOS 、Android 平台創下 800 萬次下載量的 Cubie Inc 共同創辦人馮彥文;還有單槍匹馬靠著毅力與耐心建立了獨具創意的影像辨識與光學文字辨識技術的創意引晴執行長黃俊傑。
這三位成長背景、研發背景、創業背景各異,唯一相同的是,這三位都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靠著創意與自我推薦的能力,獲得資金,讓創意的構想變成生財的工具。
陳碩鴻現年 26 歲,清華大學畢業,創業九個月,在學生時期與學弟、妻子在網路上購買各項材料,共同設計了一套「智慧型防火逃生系統」,讓使用者可以在家中透過一些感測器,當碰到火災時,感測器會立刻感應環境的狀況,進而亮起燈號,指示住戶最快最安全的逃生路線,這項設計當年獲得微軟的潛能創意盃冠軍。
根據瑞德感知科技技術長林筱玫(陳碩鴻的妻子)回憶,當時參加比賽只是希望能夠過比賽獲得好成績,將來畢業後,可以在業界找到一份好工作,結果沒想到完成之後,受到廣告迴響,在紐約時代廣場現場還有業者直接洽談合作事宜,不過當時還是學生的他們,由於各自還有課業要作,而且沒有相關經驗,也不知從何談起,所以就把這套系統擱著,回到台灣,還是各自趕著各自的碩士論文與課業。
林筱玟表示,這套「智慧型防火逃生系統」是在她與陳碩鴻在畢業後,周遭的人建議把這套系統作起來,應該很有商機,苦無門路的他們,很大膽的直接拿這套系統找向內政部消防署,不過由於該單位畢竟是公家單位,後來又輾轉介紹了幾個私營單位,最後才透過全聯介紹,獲得中興保全的資金奧援,並由群聯電子協助量產,預計今年 11 月在美麗華建置完成,未來還將透過與中興保全合作,拓展歐美市場,前景可說相當看好。林筱玟還透露,當初一起開發這系統的兩個學弟,一個現在在聯發科、一個現在在趨勢科技,工作待遇與內容都很好。
對此,陳碩鴻表示,當時「智慧型防火逃生系統」拿到世界冠軍時,曾經因為媒體報導而當了「台灣之光」,卻因為另外一條八卦新聞,而讓他只「當了幾天的台灣之光」,至今他記憶猶新,回憶創業過程,如果沒有周遭的人鼓勵,或許就不會有這麼一天。
陳碩鴻認為現今台灣創業風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尤其台灣的有關政策的制定有點偏向學習歐美法規,都要等到別人有了,沒有甚麼問題,才會跟進,只要牽扯到法規都是這樣,所以就會扼殺創意,即使是現有的大企業,研發產品都習慣「訂進度」、「看獲利」,拼命按照進度生產出產品,而不是考慮使用者要不要用,然而考慮使用者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即使這些大廠,每間都很有機會作出世界一流的好東西。
至於創意引晴的黃俊傑,創業四年多,政治大學畢業,在研究所時期就開始創業,期間他設計了一套獨家影像辨識與光學文字辨識技術,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拍一張照片(好比說路人穿的鞋子),上傳到雲端,系統就可以在數秒內找到類似的(鞋子)照片,進一步辨識出來,然後提供相關的購物資訊,讓使用者進而下載購買,這項看似很酷的產品服務,黃俊傑花了三年把這東西做出來,去年商轉,預計在台灣、東南亞、大陸、新加坡等地上線,台灣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在市面上看到,下周還要前往新加坡設立分公司。
[embedded content]
▲創意引晴產品介紹。(影片/取自YouTube)
在後續詢問之下,黃俊傑現今獲得創投資金的來源是來自新加坡,而非台灣。根據黃俊傑所說,現階段政府提供的鼓勵機構是很多,不過台灣投資環境講究的是「實質利益」與「看得見的東西」,與歐美「買創意」的投資方向大不相同。黃俊傑舉自己去年(2012)在台灣挨家挨戶的拜訪創投單位、企業單位,大家都興趣缺缺,可是今年才去新加坡不到一個禮拜,在介紹產品之後,就已經獲得資金贊助,甚至在簽約的過程中,還被詢問「像你這麼有 VALUE 的東西,怎麼不直接在台灣當地找(創投)?」這個問題可說讓他哭笑不得。不過針對年輕人創業的建議,黃俊傑表示,「挑一件你有興趣,自己覺得有未來性的來作就好」。
至於另外一位創業已經九年,現年 38 歲的馮彥文,在談吐間,處處流露出他個人的自信與獨特的觀感,主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他與團隊設計的 Cubie Messenger 免費即時通訊軟體,去年四月在 iOS 跟 Android 平台上線至今,全球已經有 800 多萬的下載量,在這當中,泰國、馬來西亞、台灣是前三名的國家,其次是美國、日本跟沙烏地阿拉伯。
[embedded content]
▲Cubie Messenger 介紹。(影片/取自YouTube)
對此,馮彥文更把接下來的目標設定在 1 億次下載,不過他並沒有訂期限,因為他希望這一輩子如果能有一樣達到 1 億次下載的產品,即使當他達到 1 億下載時,即使大家都可以簡單達到 1 億,他也已經很滿足。
馮彥文以他的經驗來看台灣目前的創業環境,認為台灣的缺點在於沒有成功榜樣,大部分的台灣公司不知道作到甚麼層度才是好的,就像 Cubie Messenger 一天加入多少使用者才算是「好」,這個定義,馮彥文坦言自己也需要一個好榜樣。
馮彥文目前的工作團隊大約 10 個人,有一些人在矽谷,一些在台灣,馮彥文表示,他在美國有學到一些事情,「不看競爭者,永遠看自己能做得多好」因為再大公司,遲早也有一天被另一個公司蓋掉,這也表示任何人在任何時期,永遠都有機會的。
馮彥文更說:「其實我的人生沒有特別設定要做甚麼,但是如果要我做下一個事情,我會選擇在 APP STORE 排行前 100 名中,找一個自己可以做比他 10 倍好的事情來做!」至於被問到有關針對踏入 B2C 創業者們的,馮彥文再三強調,就是「不要聽任何建議」。
馮彥文解釋,「像我已經 38 歲,現在看到一個東西已經在思考它怎麼樣才會賺錢,但其實如果真的要思考做得好,真的不要想太多,而且這跟環境是不是在台灣沒有差別。」
這次 Google 台灣找來三個在不同領域、不同創業時間,卻各自闖出一片天的台灣人才現身說法,雖然點出台灣目前產業與投資環境的現況,以及台灣整體環境因短視近利,造成人才流失、創意磨滅而失去競爭力等大家心照不宣狀況,卻也以各自背景提供了有用的經驗與概念給新進業者與創業人才參考,或許台灣的未來,也將因你我而發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