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科學發展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科學發展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科學發展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瀕死經驗 科學家首提科學解釋
Aug 13th 2013, 03:50

法新社 – 

(法新社華盛頓12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許多人經歷過的「瀕死經驗」,或許可用科學解釋。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發現,瀕死時大腦活動遽增,顯示人在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向大腦的「臨床死亡」狀態後,仍有某種程度的意識。

研究人員把9隻老鼠麻醉,讓牠們心跳驟停,接著使用腦電圖(EEGs)分析牠們的大腦活動紀錄。

分析發現,心跳驟停的頭30秒,所有老鼠高度同步的大腦活動,都出現暫時性、大範圍的遽增。這時的大腦特徵,與在高度醒覺和有意識下的情形雷同。

領導研究的密大醫學院神經學兼分子與統合生理學副教授波吉金(Jimo Borjigin)表示:「我們推論,如果瀕死經驗來自大腦活動,即便是顱內血液停止流動,在人類或動物身上應該還能找到意識的神經基礎。」

她補充說:「這份研究告訴我們,心跳驟停期間,氧氣減少或氧氣與葡萄糖雙雙減少,皆會刺激大腦出現如同在有意識狀態下的活動。這份研究也首度提供瀕死經驗的科學架構。」

研究人員說,研究前就預期會發現心跳驟停時大腦會出現意識活動,不過活動程度這麼高,他們自己也很驚訝。

密大麻醉學與神經外科助理教授馬蕭爾(GerogeMashour)表示:「我們很意外會看到如此高度活動。事實上,瀕死時,與意識相關的許多已知電子特徵,都超過醒覺狀態時的活動程度,顯示大腦在臨床死亡初期,可以處理組織良好的電子活動。」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Media files:
health0001b.130813115002.jpg (image/jpe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njie444 的頭像
    chinjie444

    手機推薦App@3C科技資訊

    chinjie4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