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新元/參考出處:PCMAG】
目前,Google Android雖佔據了超過70%的市佔率,將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但眾多人仍認為,蘋果iOS還是目前最好的智慧型平台,從桌面系統到行動平台,蘋果的生態系統都維繫得很好。最新的iOS 7除了擁有更好的介面設計和操作性,豐富的軟體及銷售模式依然是蘋果最優質的資源,蘋果也在積極尋找新的硬體模式,比如為iPhone 5S增加多色款式、針對中低階市場推出iPhone 5C等等。但是,在每一年蘋果發布新iPhone之後,面對的便是12個月左右的空窗期,而從目前來看,每一年iPhone市場佔有率都呈下滑趨勢。那麼,蘋果應該做些什麼來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國外媒體PCMAG認為,競爭對手Android能夠給蘋果帶來一些參考價值。
1. 更大、更高解析度的螢幕
雖然大尺寸螢幕並非總是好的,但無疑是一個流行趨勢。近年來,三星已經透過大尺寸智慧型手機嚐到甜頭,而iPhone的螢幕尺寸增長十分保守。或許小螢幕依然擁有單手操作的優勢,但很多用戶也喜歡大螢幕帶來的視覺體驗。而在目前,不論是螢幕尺寸、解析度,iPhone 5(1136×640)乃至即將推出的iPhone 5S,相比三星Galaxy S4(1920×1080)等機型都絲毫不佔優勢。當然,蘋果顯然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比如大尺寸高解析度帶來的系統碎片化、對軟體開發者產生的不良影響等;但是,7吋iPad mini顯然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用戶希望擁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在明年,推出更大螢幕尺寸的iPhone看來是必要的。
2. 使iPhone更加個性化
因為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我們看到不同個性的產品,比如三星的TouchWiz觸控介面、HTC的Sense介面。而對於iPhone來說,這麼多年來的變化仍然不夠多,即使是最新的iOS 7,在個性化定製方面依然沒有什麼突破。或許蘋果可以一直堅守封閉的平台策略,但適當開放一些個性化定製功能,會讓iPhone特色更顯活潑。
3. 更便宜的iPhone
顯然蘋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即將推出的iPhone 5C就是針對中低階市場的產品。當然,或許日後蘋果可以將市場劃分地更細緻一些,比如推出更大螢幕的高階產品,將現有的iPhone 5劃分到中階領域,進一步下調5C系列的價格,來與低階Android機型競爭。
4. 一種真正的檔案系統和傳輸機制
iOS讓許多用戶鬱悶的部分,在於它限制了檔案系統的查看和傳輸性,如果不對裝置進行JB的話,基本上沒有所謂「檔案管理器」的原生功能,限制了它與其他裝置的互連性。雖然iCloud是一個不錯的功能,但仍受限於蘋果用戶,而AirDrop顯然僅限於蘋果裝置之間的互連,一種更加可靠、開放的檔案系統將有效提升iOS的易用性。
5. 全面改進的iPad mini
iPad mini作為一款小尺寸平板,顯然已經超越全尺寸的iPad而成功。但是隨著第二代Nexus 7等更具競爭力的機型出現,iPad mini老舊的硬體,而且為搭載Retina螢幕,都顯得十分落伍,需全面改進的新iPad mini顯得十分必要,蘋果必須加緊推出下一代iPad mini。
【更多隨身Apps資訊:前往Appshot智慧好程式iTunes官方連結】
【更多iPhone Apps訊息與評論解析前往Appshot智慧好程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